四野的兵力规模,是各野战军中最庞大的,49年军队整编时,军委给了6个预设兵团番号,出于综合考量野司实际只编了4个兵团,4位首任司令员分别是萧劲光、程子华、刘亚楼和邓华。
而在早些时候的东北野战军时期,刘亚楼及邓华兵团还不存在,只有东北野战军第一、第二兵团,萧劲光与程子华各负责统领一个。
问题来了:这时候的东野主力兵团司令,含金量显然相当高,比49年军改后的各兵团司令员都要高。东北野战军人才济济,为什么程子华能占据最早的兵团司令位置呢?萧劲光当东野第一兵团司令员,倒是毫不出人意料,他是之前的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,并且南满的军事工作,主要由萧劲光领导,他若48年没当上兵团司令反而奇怪。程子华又是凭什么脱颖而出的呢?
东北野战军能打仗的将领极多,但要统领早期的主力兵团,仅具备指挥才能还不够,段位必须达到更高的层级。萧劲光是建国后的开国大将,而程子华虽没参加55年授衔,其实也是大将级别的厉害人物。东野的精兵悍将比比皆是,没有人敢对程子华不服、不尊敬。
展开剩余68%论段位,其实东北部队也有不逊于程子华的人,比如民主联军时期的几个副总司令。黄克诚带着3.5万人的新四军第3师到东北,无论建军贡献还是综合能力、职务,都不在程子华之下。然而具体的军事指挥方面,黄克诚却不及程子华,这是兵团司令员的一项核心能力。民主联军副司令中,吕正操和周保中,虽职务非常高,却没有实际掌握大规模作战部队,竞争力也不如程子华。
程子华从红军时期,就担任过主力军团级别的干部,他是红十五军团政委;此前程子华还当过红25军军长,在鄂豫皖、鄂豫陕和长征过程中,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红十五军团是八路军344旅、新四军第3师的前身。
若梳理脉络,这支部队后期由黄克诚发展壮大,早期的代表人物为徐海东、吴焕先和程子华。而第3师是东北解放军的种子部队之一,长期开枝散叶,有3-4成的东北主力纵队,与他们直接相关。出于队伍脉络原因,黄克诚能掌握的队伍,程子华也能指挥好,他俩带的几乎是同一支部队,程子华的威望甚至不逊于黄克诚。
这还不是全部,程子华在解放战争中,担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,是这块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,军政一把抓。冀热辽官兵在东北建军过程中,贡献非常突出。所以从实际角度看,程子华能影响到的东北部队太多了,他执掌大军完全可以服众。在当时的东野,基本找不出比程子华更适合的兵团司令员。连一向特别喜欢“双红一”干部的“101”,都不得不认可程子华的优势及能力,对他委以重任。
尤其接下来的辽沈战役,锦州是核心战场之一,程子华对辽西一带熟门熟路,没有比他更好的兵团指挥员。常有人拿程子华兵团入关后,擅自打密云的插曲说事,其实放在整个解放战争中,这根本不算多大的失误,最终也没有影响平津战局,更不涉及评衔问题。像程子华一样资历、贡献突出,后来离开军队的干部大有人在,比如滕代远、张鼎丞、谭震林,他们都没有军衔。
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,专注于军情、军史、战史、国际关系研究,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,带来精彩细节。作品覆盖图文、视频、音频领域,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,也欢迎您点赞、评论支持,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。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
发布于:山东省牛达人配资-炒股配资门户网-杠杆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公司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