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公认的军事强国里,俄罗斯总占一席。他们手里握着足以让地球三思的核武器,军队规模也是世界第三。但聊到经济,数据却让人有点“迷幻”:它的GDP,也就跟中国一个省份差不多。这巨大的反差,让人忍不住想问,这么强的军事,到底是怎么撑起来的?
这可不是什么奇迹,更像是苏联时期留下的一笔“遗产”。这份遗产,既是俄罗斯在全球舞台上敢跟美国掰手腕的底气,比如那庞大的核武库和完整的军工体系。
但说真的,它也是一张绵延七十年,让俄罗斯经济发展总提不起速的“沉重账单”。普京最近也公开讲了,俄罗斯得“为过去买单”,这话里头,全是这份历史难题的苦涩。
强军,靠吃老本?
俄罗斯的军事实力确实硬核。130万现役军人,全球第三的规模,核武器库更是无人能及。这份家底,大头都来自于前苏联。完整的军工链条,让他们能自己造航母、搞五代机、捣鼓导弹,这本事,全球没几个国家有。
这身肌肉,也跟俄罗斯的国土和地缘环境分不开。
地盘大,周边事儿多,让它历来就觉得得有个强军才能踏实。所以,就算经济困难,军费也得优先保证。说白了,俄罗斯的这身军事肌肉,更多是历史的存量,不是靠眼下经济增量堆起来的。
石油魔咒,几十年了
那份“遗产”的另一面,就是俄罗斯经济的“畸形”结构。往回看,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大油田后,经济重心就开始往能源出口上偏。到了八十年代,卖油气赚外汇成了大头,这路子,一开始就埋下了风险。
八十年代,美国里根政府那会儿,联合沙特把国际油价从三十多美元一桶压到十块以下。这一下子,苏联外汇收入直接腰斩,经济跟着就出了大问题。很多人都说,这油价大跌,是苏联解体的重要推手。教训够深了吧?可俄罗斯似乎还是没能彻底戒掉这“能源瘾”。
普京上任后,尤其是2000到2014年,国际油价飙上天,从二十美元一桶涨到一百多。俄罗斯经济也跟着坐上了“顺风车”,GDP一度涨超8%。但可惜的是,这“黄金十年”赚的钱,没能让经济转型,反而越发依赖能源了。能源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5%,出口贸易里更是高达65%。
这种光靠卖资源的后果很明显:制造业没啥起色,高科技也落后,整个国家经济命脉被国际能源价格死死捆住。这种“资源诅咒”带来的路径依赖,让俄罗斯错过了最佳的转型期,经济增长完全看别人脸色。
改革,真有那么难吗?
俄罗斯不是没想过要改这“病”,但现实却残酷得很,改革简直是举步维艰,这就是所谓的“改革者诅咒”了。往里看,长期靠卖能源,已经养出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,石油寡头、官员,哪个都动不得。想改,就得动他们的奶酪,政治风险太大了。
老百姓呢,对九十年代“休克疗法”的苦日子还心有余悸,对大刀阔斧的改革普遍有点怕。这种集体记忆,也成了改革的社会阻力。再往外看,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,美国牵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又是制裁又是技术封锁。这外部压力一上来,俄罗斯经济只能“向东看”,能源出口更多地依赖中国市场。
可这种“向东转”,说是解了燃眉之急,但本质上只是从一种依赖换到另一种依赖,经济结构没变。还有高企的军费,更是压得喘不过气。今年,俄罗斯军费占GDP的比重高达6.8%,财政赤字也从去年的0.5%涨到1.7%。这些数字都摆明了,国家的钱大头都花在“安全”上了,哪还有余力去搞漫长又烧钱的经济转型?
这种“弱经济支撑强军事”的模式,让高军费挤占了民生和其它产业的发展空间。比如教育、医疗、高科技研发,投入都得让路。军工领域虽然看着数据好看,但那只是局部繁荣,带动不了整个经济的健康循环。俄罗斯今年的GDP大约2.2万亿美元,而中国广东省的GDP已近2.6万亿美元。
结语
俄罗斯的未来,说到底,就看它怎么处理这份来自苏联的“遗产”了。普京说要“为过去买单”,这话本身就说明,他们自己也清楚,这个历史难题再也绕不过去了。
如果继续抱着这份“军事遗产”不放,结果可能就是像委内瑞拉那样,慢慢地衰落下去。但要真想清理这份“经济负债”,那意味着巨大的阵痛和太多不确定。
俄罗斯的困境,也给所有资源型国家敲响了警钟:光靠卖资源走“捷径”,最终很可能变成最难逃脱的“陷阱”。一个国家真正的实力,最终还是得看经济结构的健康和韧性,不是光靠那点“祖产”就能撑起来的。
牛达人配资-炒股配资门户网-杠杆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公司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