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特会结束后,俄军再次发起新一轮进攻,对手也不再只是乌克兰。欧洲各国警报骤然拉响,七国领袖破天荒集体赴美,这场史无前例的外交行动背后,藏着怎样的战略恐慌?泽连斯基第三次走进特朗普的"谈判修罗场",能否打破"逢美必输"的魔咒?
综合环球网、俄媒等多方消息可知,普京在结束与特朗普会晤回国后,连夜召集高官开会,全程脱稿演讲,高调宣称“为俄罗斯争取了国际发声机会”,却只字不提停战准备,反而鼓动全员“为国家安全奋斗”。
话音未落,俄军攻势已席卷乌克兰:85架无人机与弹道导弹连夜空袭,10万大军在顿涅茨克州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突进,试图切断乌军补给线。
此外,俄国防部披露称,正有15万俄军在逐步靠近波兰边境,配备了专业先进的装甲和防空装备,与普京访美的行动轨迹高度重合。
与此同时,俄罗斯正利用战略窗口多线施压:将于9月与白俄罗斯启动"西方-2025"联合军演,共1.3万左右兵力,目标直指北约。
波兰随即宣布举行规模更大的"钢铁卫士"演习,动员3.4万士兵和600件装备反制,但专家指出,这种威慑难以转化为实际战场支持。
而欧洲国家的行动更是暴露出北约的尴尬处境。
观察者网消息称,在普特会结束后,泽连斯基再次踏上前往美国的行程,但这次不一样的是,他不再是孤身一人,英、法、德、意、芬等国领导人,加上北约秘书长和欧盟代表,七位重量级人物集体陪同泽连斯基访问美国。
如此高规格的“助威团”,摆明了是想向特朗普展示欧洲的团结,防止他在俄乌问题上与普京达成私下交易。
欧洲的焦虑不难理解。
此前特朗普与普京的会晤没有达成任何协议,甚至连一顿饭都没吃,但双方冷淡的态度反而让欧洲坐立不安。他们担心特朗普为了竞选利益,可能突然对乌克兰施压,逼其接受“领土换和平”的方案。
因此,欧盟同步宣布升级对俄制裁,试图堵死任何妥协空间。
事实上,欧洲政要匆忙随行,表面是“挺乌抗俄”,实则更担心自己的战略投资打水漂。若无法阻止特朗普推动和谈,他们至少要在战后利益分配中抢占先机。
然而,特朗普早已对欧洲的“人多势众”战术嗤之以鼻,他只允许泽连斯基一人进入白宫会谈,欧洲首脑们全被晾在门外,要等结束之后才能与特朗普会谈。
特朗普还将史上最多欧洲领导人聚在白宫,称为“美国的巨大荣耀”。
而他的最新表态无疑是对欧洲和乌克兰的又一次“羞辱”。
央视新闻最新消息称,在见到泽连斯基之前,特朗普就已经公开喊话称:乌克兰必须放弃2件事才能达成停火。
特朗普表示,乌克兰“收不回”克里米亚,也无法加入北约。如果泽连斯基愿意接受现实,俄乌冲突基本能“立即结束”。
此前特朗普多次喊话泽连斯基“该妥协了”,如今更把话挑明:乌克兰若拒绝让步,未来可能面临更严峻的领土损失。这相当于是在逼乌克兰就范。
特朗普的强硬立场已让局势明朗化:西方援乌武器和资金不可能无限续命。如今欧洲的焦虑和泽连斯基的挣扎,恰恰暴露了俄乌冲突中“盟友”们的真实算盘——当美国转向现实主义,乌克兰或被迫在“领土”与“生存”之间做出痛苦选择。
对泽连斯基而言,停战意味着政治生涯终结——乌克兰一旦启动大选,他极可能下台并面临清算。这种矛盾让美欧乌三方谈判变成“各怀心思的乱局”,甚至可能因目标冲突导致谈判崩盘。
泽连斯基团队显然读懂了这些危险信号。其幕僚长叶尔马克近期密集会见美国民主党金主,在华尔街日报撰文强调"乌克兰是西方价值观最后防线"。
这种将商业利益与意识形态捆绑的话术,直指特朗普"重实利轻道义"的软肋。但这也间接说明了,乌克兰是真的已经走投无路了。
我们都知道,俄乌问题的根源正是北约东扩。美国始终拒绝解散这一冷战遗产,反而将其作为遏制俄罗斯的工具。如今欧洲虽想“上桌”分一杯羹,但特朗普的冷漠表明,他们连筹码都算不上。
从白宫将欧洲代表团拦在门外的举动看,这场外交秀的唯一作用,或许是让欧洲认清现实:在美俄两大强权的角力中,他们既无力左右局势,更可能沦为牺牲品。
眼下,俄乌冲突已陷入死胡同。西方仍迷信“零和博弈”,用制裁、军援和地缘对抗解决问题,结果只能是各方越陷越深。
中方的“共同安全”理念虽被忽视,但历史将证明:若国际秩序始终由西方的霸权逻辑主导,类似的悲剧只会不断重演。
历史经验表明,集体外交有时是力量的展示,更多时候却是焦虑的投射。这场21世纪最“奇特”的多边会谈,或许终将证明一个残酷真理:当弱者需要靠人数壮胆时,结局似乎就已经注定了。
牛达人配资-炒股配资门户网-杠杆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公司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